“引育用”三点发力 抓实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要聚焦人才立足点、需求点、能动点,在“引育用”上精准发力,吻合人才成长之律,契合事业发展之需,将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坚持“引”字为基,广开“活水源”。聚焦引智借力,与时俱进调整人才政策、因地制宜进行人才引进,精准化人才识别和多元化人才定位,根据当地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相关人才自身发展的行业规律,制定包容开放的人才政策,打造专业人才的“上升渠道”,打破流动梗阻、畅通发展渠道。通过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的方式,深度挖掘人才资源优势,将人才工作与本地发展规划相结合,让人才政策与人才个人发展相吻合,让人才工作实现政府、人才“双赢”局面。
坚持“育”字为要,锻造“生力军”。发挥人才最大优势、激活发展“一池春水”,要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结合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建立灵活能动的人才管理机制,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让擅长成为专长,培育更多“专才”,让人才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历练成长,让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展现。
坚持“用”字为本,激活“人才池”。人才并非置之高阁的“招牌”,也不是置之纯赏的“花瓶”,人才的合理使用是引才和育才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要紧紧围绕当地重点产业,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坚持以才促产,实施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根据人才的特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博采其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充分发挥每位人才的专业优势,为人才找到最佳坐标位置,加快智力成果转化,激励人才不断进取、奋发有为,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优势转变为生产力的提升。(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