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引领发展新篇章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政绩观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树立正确政绩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念之基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信念是奋斗的动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二、坚持人民至上,践行根本宗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顺应民意、解决民忧,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要建立健全群众评价机制,让人民群众成为政绩评判的主体,确保政绩真正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认可。
三、注重实干担当,力戒形式主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效,不搞虚假政绩、不做表面文章。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突出实绩导向,让实干者得实惠、让空谈者受警醒。
四、坚持久久为功,涵养良好作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要力戒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心态,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同时,要加强党性修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清正廉洁、公正用权。要以良好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新时代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注重实干担当、强化理论武装、涵养良好作风,才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向阳街道办事处 肖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