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以“三心”绘就实干担当新画卷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基层是至关重要的前沿阵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不仅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更检验着其初心与使命。广大党员干部需秉持“三心”,在基层这片广袤天地中,挥洒汗水、拼搏奋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以“真心”贴近群众,架起沟通的“暖心桥”。基层工作的核心在于服务群众,而要做好服务,首先就得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主动走进群众的生活。深入田间地头,与劳作的农民一同感受泥土的温度,聊聊庄稼的收成;走进村社的大街小巷,倾听居民的家长里短,了解他们的生活诉求。在与群众交流时,要杜绝官腔官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无论是对政策的疑惑,还是生活中的困难,都要认真记录、用心解答。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哪怕是解决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在群众心中种下信任的种子,让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如同鱼水相融。
用“恒心”攻坚克难,锻造实干的“硬脊梁”。基层发展道路上,困难与挑战如影随形,从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到产业发展的瓶颈,再到民生保障的难题,每一项都需要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去攻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面对农村交通不便的现状,党员干部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带领群众开山辟路,哪怕过程漫长且艰辛,也绝不轻言放弃;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引进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在遭遇技术难题、市场波动时,始终坚守,不断探索解决之道。恒心不仅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不退缩,更在于长期为基层发展默默耕耘。日复一日地落实各项政策,年复一年地改善民生福祉,以水滴石穿的毅力,逐步改变基层的面貌,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
守“公心”廉洁奉公,树立清正的“好形象”。基层党员干部虽身处平凡岗位,但手中也掌握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权力。“公生明,廉生威。”只有秉持公心,做到公正用权、廉洁自律,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与支持。在项目审批、资金分配、低保评定等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偏袒、不徇私,让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阳光的检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被金钱、利益所腐蚀。以清正廉洁的形象为基层干部队伍树立标杆,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让群众看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坚定对美好生活的信心。(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