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谱写基层治理答卷
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说:“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我们在基层要做好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为她们谋划大幸福。
抓好重点人群,织密为民服务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点明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员干部要秉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情怀,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听民声,重民音,暖民心。要真抓实干去思考民生实事如何落实,建立基层事务准入制度,规范基层办事流程,制定办事指南、简化办事流程、畅通办理渠道,为群众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强化对“一老一小”、妇女、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服务,加强对各类生活困难当事人的权益保障,进一步织就民生服务网。
关注日常生活,守好安全门。安全面前无小事。基层工作中,要守护一方安宁,要从日常工作上做好,合理分配人力,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夜巡夜查,防火防汛等日常检查工作,同时利用科技化手段的智慧监控摄像头、可视化终端、各智能系统建立监测预警、动态响应等一体化联动机制,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并做好长期安全宣传,营造“大安全”理念。不定期安全演练,通过短视频、动画短片、案例等方式,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持之以恒,齐心协力共同守好基层安全。
针对突出领域,兜牢民生质量线。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党员干部要通过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做好基层工作促乡村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基层党建领跑基层高质量发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领导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实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服务“零距离”的目标。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引导群众致富增收,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依托资源和地理优势,积极培育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康养文旅等新业态,同时大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定期开设技能培训班。吸引更多人才回基层。不断打造现代化特色乡村,探索出一条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深入调研,了解民情。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群众的需求和关切。只有了解了群众的真实想法,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工作更加精准有效。其次,要突出重点,解决实际问题。在基层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还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我们都要力求做到让群众满意。再次,要注重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比如,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让群众少跑路、少等待。(王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