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把活干“活”
2025-03-28 17:33:42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广度乡人民政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作为基层干部,既要应付上面下发的工作任务,又要直面群众,解决群众的日常问题。如何把“硬任务”干出“活效果”,既考验基层干部的能力智慧,更体现治理的温度与艺术。
“活”在脚下,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我们应破除“台账思维”,通过“驻村工作日”“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座谈会”等形式,在群众院子里开调研会,用“地方话”“土话”宣讲惠民政策,把技术培训课送到田间地头。日常工作中,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能“拍脑袋”决策,而应走进农户家中,用耐心和诚意化解隔阂。以“俯身贴地”的姿态,让基层治理不再是单向的“管理”,而是双向的“共治”。
“活”在方法,用巧劲解难题。基层干部的舞台虽小,挑战却大。从医保收缴到矛盾调解,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发展,基层干部像陀螺一样连轴转,而村民的一个投诉电话,可能让几天的工作成果化为泡影……尽管困难重重,我们更应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倾听民生,用创新破解难题。我们借力时代科技,实现乡村智治。同时,我们应坚持“户户走到、事事摸清”的工作准则,逐户建立民情档案,始终将双脚扎进泥土,用真情丈量民情。
“活”在心态,做有温度的摆渡人。基层工作,事关民生。要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我们更应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主动叩响群众的家门,到群众家坐坐,聊聊家常,“润物细无声”,只有越聊越亲,他们才愿意放心地说说“心里话”。
基层工作如同在青石板上种花,既要深扎根系摸透实情,又要善用阳光雨露(政策资源),更要懂得嫁接培育(创新方法)。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应学会用群众的语言说话,用市场的逻辑办事,用生态的思维布局,那些“硬邦邦”的任务自会生长出“活生生”的风景。(郑玲玲)
【责任编辑:徐嘉汶】

手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