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六干”精神,书写基层担当答卷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基层干部肩负着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浙江省提出的“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的“六干”精神,为基层干部指明了担当作为的方向。
忠诚干,筑牢信仰之基。对党忠诚是基层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论是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还是在基层治理的日常工作中,都应以对党忠诚为指引,将上级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地生根,让党和人民放心。
务实干,大兴实干之风。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容不得半点虚假。务实干要求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以“实”字当头,从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真抓实干,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担当干,勇挑责任重担。担当作为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在。面对基层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基层干部不能退缩推诿,而要敢于迎难而上。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基层纠纷等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为维护基层稳定、推动基层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干,激发发展活力。基层工作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创新干是适应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基层干部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在基层治理模式、产业发展路径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乡村电商发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等。通过创新,为基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和质量。
团结干,凝聚奋进力量。团结协作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保障。基层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需要基层干部团结各方力量。在工作中,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与同事、上级部门以及群众的沟通协作。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基层公共服务等工作中,形成工作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攻克工作中的难题,推动基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廉洁干,坚守纪律底线。廉洁奉公是基层干部的基本准则。基层干部手中虽权力不大,但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纪律红线,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行为。只有做到廉洁自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基层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吴昌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