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人才活力需一“放”冲天

2022-04-23 16:47:07 | 来源: 中廉导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着力破除制约人才成长、流动和使用的体制障碍,“放”出创新活力、“放”出创业动力、“放”出创造魅力,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放眼选才, 打造引才聚才“蓄水池”。人才适不适用,用人单位最清楚。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应该让市场说了算,而不是市长说了算。木匠是人才,铁匠也是人才,瓦匠还是人才,如果依照木匠的标准去选拔人才,那么铁匠和瓦匠只能干瞪眼、靠边站。常格不破,人才难求。炼就识人“火眼金睛”,坚持“英雄不问出身”,将选才视野放至五湖四海,不能因人因事因校因籍自设障碍、自乱阵脚。要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才理念,打破隐性台阶和成长天花板,坚持需求导向,以最小经济成本换来最大人才红利。

放胆砺才,树好育才用才“风向标”。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干事创业往往意味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是淬炼能力、增长才干的过程。是虎给座山,是鲨给片洋。英雄怕什么?怕没有用武之地,怕没有展示身手的舞台。怀疑人才、妒忌人才,人才就用不到刀刃上,就不能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有时还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建立起用人主体与人才间的互信机制,充分尊重人才、信任人才,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不搞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搞导弹的就让他搞导弹,搞创作的就让他搞创作,人才必然安心乐业、舒心创业。因人施策、因才施策,量身定做、私人定制,考虑人才个性化需求,科学分析人才强项与弱项、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放量容才,营造尊才爱才“软环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冰心有句话说得好:“成功的花,人们只艳羡它绽放时的明艳,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人才不是全才,不要求全责备、不要吹毛求疵,对优点给予点赞是应该的,对缺点能够宽容更可贵,既不能“捧杀”,也不能“棒杀”。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解除人才顾虑、消除人才疑惑,为人才减压、为人才减负,大胆使用、放手使用人才,有力有序推动“揭榜挂帅”。要宽容失败、允许试错,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容人之异、容人之特,旗帜鲜明为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人才撑腰鼓劲,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不以短期政绩评荣辱,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创新创业环境。(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委组织部 陈时)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