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话”中国青年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
从“国潮青年”到“斜杠青年”,从追求个性到多重定义,中国青年少年感十足、正能量满满,在社会上悄然刮起一股“青年风”。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要以信念为“盾”、以奋勇为“桨”、以实干为“阶”,赴一场不负韶华的“青春之约”,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有期盼的有志青年、有为青年。
一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以“一往无前”的信念为“盾”。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信念坚定干事创业才会有准星,才不会偏离航向。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硝烟战场不惧枪淋弹雨,在生死关口保守党的秘密,靠的便是矢志不渝的初心。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更要初心如磐、立场坚定、使命在肩,怀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理想、永葆“位卑岂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操、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坚守初心作为“终身课题”,守一辈子、信一辈子。同时,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与落实具体行动结合起来,明确的目标,一以贯之,笃定的未来,一往无前,用汗水播撒温暖、用心灵汇聚力量,收获一路芬芳、邂逅一路温情。
二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以“百舸争流”的奋勇为“桨”。青年是极具活力、极具魅力、极具想象力的群体,拥有更多机遇、更多选择,也肩负更多使命、承担更多重任。北京冬奥会上,一大批“90后”“00后”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摘金夺银,展现了“中国速度”,见证了“中国奇迹”;疫情面前,550余万名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奋战在抗疫一线,成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中流砥柱。援鄂医疗队2.86万名护士中,“80后”“90后”占了90%。奋斗锤炼本领,磨砺增长才干。正是一批批中国青年秉初心显担当、以挚爱赴使命,在挫折面前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让中国巨轮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
三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以“千淘万漉”的实干为“阶”。“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只有把小事干好,才能干成大事。这也深刻表明,谋事干事既不能好高骛远喊“空口号”,也不能放下步子“等一等”。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扶贫之花”黄文秀,从“飞天女侠”王亚平到“治沙英雄”石光银,他们把岗位当舞台、把工作当事业,心无旁骛地干、久久为功地干,让理想主义之“花”结出现实主义之“果”。中国青年要汲取榜样力量、接续奋斗,秉持一股钻劲儿、干劲儿、韧劲儿,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紧迫感,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勇做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挥洒青春无悔的汗水,干出一番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青春业绩。(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祯埠镇人民政府 吴卓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