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三棵树”
2022-04-29 11:22:24 | 来源: 中廉导刊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做好新时代的组织工作,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利用者,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首要推力,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隐形资源。如何培养人才“三棵树”,只有强化使命、优化教育、持续学习,才能让人才之树健康成长、常青不衰。
强化使命,根植人才健康树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人才之所以被称为人才,是因学有所忠,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因学有所为,为求国强、民安、社会兴。强化使命担当,树立不负人民的自觉,是人才之树健康成长的基础。
优化教育,保护人才生长树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之所以发展成人才,是因学有所教,国家逐步完善教育法规制度,学校壮大师资力量,教师因材施教;是因学有所选,国家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质量发展,旨在培养多样化人才。优化教育环境,让教育开启每个生命不同的钥匙,是人才之树生长旺盛的保障。
持续学习,补给人才常青树的营养。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人才之所以能成为人才,是因学有所新,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启智增慧;是因学有所悟,悟原理真知,提境界、扩心胸。持续学习,坚定“学而不已,阖棺而止”的信念,是人才之树常青不败的秘诀。(浙江杭州市云栖小镇管委会 诸梁玉)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