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涵养阳光心态
阳光包容万象,滋养万物生长,阳光所及之处,终能驱散阴霾。阳光心态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基本素养,如何破除看待组织选人用人的“灰色心态”、缓解个人进退留转的“升迁焦虑”,需要涵养阳光般的包容品格、奉献精神、豁达情怀,向阳而生,健康成长。
涵养阳光般的包容品格。包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而不用、周而不比。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涵养如阳光般包容万象的包容品格,可以让我们学会经常自我反省、博采众长、自我净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在面对他人提拔时评头论足、盲目攀比、无底线揣度组织意图,存在眼红心理、嫉妒心理,“论资排辈”“坐等提拔”等错误思想。面对“进退留转”,要摆正心态、除去私心杂念,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知足之心,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海绵式”干部,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涵养奋发有为、向前挺进的精气神,两耳不闻窗外事,心无旁骛干事业。
涵养阳光般的奉献精神。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前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今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黄文秀,然而对标先进典型,有的党员干部却作风不实,搞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公私观错位、对群众缺乏感情。我党选拔干部历来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选人用人机制,一个干部该不该提拔,人民才是阅卷者。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深入基层接地气、去躁气。涵养如阳光般滋养万物生长的奉献精神,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用心用情用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答好新时代问卷。
涵养阳光般的豁达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涵养“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豁达情怀,可以让我们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如阳光般驱散阴霾,成就自我。当前,有的党员干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投机钻营;有的患得患失、得过且过、推诿扯皮;有的凡利必占、与民争利、斤斤计较。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的问题。学为立身之本,要沉下心补足精神之钙,自觉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铸魂、赋能、立根。正确看待权力、地位、利益,正确看待自己、他人、组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德观,干好自己的事,不计较得失,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何杨洋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