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基层党员干部要有“三颗心”

2022-05-24 09:15:53 | 来源: 中廉导刊

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时,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民本思想,生动反映了共产党人诚挚的为民情怀。“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在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坚决站稳人民立场,扎根基层,担当奉献,以“三心”促“三感”,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坚守“初心”,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使命感。“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基层党员干部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群众高高举过头顶,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根本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征程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时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以炽热的奉献情怀,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越是艰难越向前,不畏险途,不惧风雨,才能在基层一线书写为人民服务的精彩华章。

奉献“真心”,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的责任感。“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党员干部要继续从党百年以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攻坚克难、争取胜利、开创新局的历史奋斗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锻造一颗纯粹的为民初心,涵养一腔深厚的奉献热血,敢于在基层一线“扑下身子”,敢于在田间地头“撸起袖子”,敢于在群众面前“放下架子”,把自己深深融入脚下的大地。“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民生无小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以“群众不安、寝食难安”的责任担当,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真诚关爱弱势群体,用真心真情,真招实招,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持“耐心”,进一步明晰为民服务的方向感。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惟有服务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百年以来,我们党把把造福人民当成一项伟大、光荣的事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也是我们党取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原因。当前,疫情影响叠加,民生诉求也多元,乡村振兴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不管有多大困难和压力,我们都应保持干事创业的恒心定力,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毫不动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在急难险重工作中打头阵、当先锋,秉持“一寸一寸凿”的韧劲,发扬“一锤一锤干”的干劲,真正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贵州惠水县委组织部 罗仁智)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