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重需要”走实共同富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要做大做好“蛋糕”,也要切好分好“蛋糕”,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共同富裕不是好高骛远的“空想主义”,需要脚踏实地地循序渐进。“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无论是《礼记》描述的大同世界,还是托马斯·莫尔描绘的乌托邦,实现共富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但真正把共同富裕的思想和实践提升到全新高度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其深刻揭露了贫困的根源,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的物质制度基础,揭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对共同富裕的追寻与探索,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翻身解放到解决温饱、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过程,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遵循社会基本矛盾的客观规律,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不吊高胃口,分阶段、有重点地作出科学谋划,稳步向前、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让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共同富裕不是坐等要靠的“福利主义”,需要勤劳智慧地共同奋斗。“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等不来,也喊不来,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行的动力,正是亿万人民胼手胝足奋斗,才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立足新发展阶段,要着眼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用责任感和紧迫感汇集起共同奋斗的磅礴伟力。奋斗是实现个人成长的阶梯,每个人都是共同富裕的受益者与贡献者,只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实现人人享有。新型农民在田间操控无人植保机,技术工人在车间与工业机器人协同高效生产,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开发研究,快递员在大街小巷穿梭奔忙,社区工作者在基层一线服务千家万户……无数你我的共同奋斗,构成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绘成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
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需要公平正义地共建共享。“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需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发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优势,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数字化与品牌化,畅通经济良性循环,促进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需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和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激发科研人员、高素质农民、技能人才、小微创业者等人才活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等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和生活保障体系,鼓励高收入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同时,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优质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公民道德建设更加深厚、生产生活环境更加美丽、社会治理体系更加民主,更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认同感。
路虽远,行则必至。让我们在携手拼搏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在并肩奋斗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浙江省义乌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骆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