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式干部的“食用”指南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也是我党长久以来积攒的宝贵经验,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食用”粽子就好比培养干部要注重三个“保证”。
“包粽子”,要注重因材施教,保证“松紧有度”。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培养年轻干部,同样不能一概论之。每个干部的阅历、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都各有不同,在培养过程中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和标准来要求,也无法制定统⼀的“教学大纲”。“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通过近距离、多渠道深入了解年轻干部,常与其谈心谈话,了解其长处短处,观察其发展潜力,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用其所长,补其所短,才能培养出有专长的优秀人才。
“煮粽子”,要注重基层历练,保证信仰坚定。粽子要冷水下锅,这样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粽叶的香味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还能让煮出来的粽子成熟一致,没有硬心。“玉不琢不成器。”年轻干部需要沉到一线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摸爬滚打,激发出其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基层是情况最复杂、矛盾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是提升能力素质的最好去处,只有在基层第一线经风雨、练筋骨,不断加强政治历练,才能练出真本事。同时经过基层的历练也能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食粽子”,要注重包容差异,保证同心协力。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不同的人群对粽子的偏好也各不相同。面对不同干部的客观差异要互相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对待不同个性的年轻干部,要多一份包容,理解和支持,努力创造一种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的工作氛围。鼓励其在各自岗位上奋力拼搏,逐渐形成大胆试错却不失谨慎,勇于创新并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确保全体干部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浙江省嵊泗县花鸟乡人民政府 陈睿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