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基层干部讲好“三种话”过好“方言关”

2022-06-20 14:39:37 | 来源: 中廉导刊

近日,“全国各地来上分”刷屏网络,各地网友纷纷申请出战上分,介绍自己的家乡和方言。如今,基层干部公务员都是通过省考招录,招聘的户籍限制越来越少,乡镇干部队伍的组成来源日益广泛,即使在同一区域的不同乡镇也存在着不同的乡音与方言。乡镇干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密切,和群众在一起的时候,更需要用言语来敞开心扉。乡镇干部要把方言作为必修课,讲好“三种话”过好“方言关”。

讲“真心话”,换取群众信任。“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讲话不站在群众的角度,不顾及群众感受,再有道理都是冷冰冰的。干部群众坐在一起不难,要谈一谈也不难,难的是能不能交心谈、真心谈。任何交流与沟通,只有说到点子上,说到交流对象的心坎上,人们才会听得进去,才会照话去做事。而这就要乡镇干部真正地深入于群众之中,和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家人来看待。只有真知真懂群众心里所思所想所需,才能真正地说到群众的心里去,让群众在内心接受你。

讲“家常话”,拉近干群距离。基层干部要善于和乐于拉家常。见面点个头、问个好,聊几句家庭琐事。干部与群众接触,也不能“无事不登三宝殿”,要经常性的下村走访,拉一些家长里短。习近平总书记下基层调研时,盘腿上炕、促膝唠家常。“粮食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家长里短的话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摸清了群众的生活状况。党员干部用好了“方言”“土话”,就能打开群众的“话匣子”,了解到群众的“心窝子”,自然就会融入群众,拉近干群之间距离。

讲“大白话”,宣传浸润人心。所谓“白话”,就是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沁人心脾的“大白话”。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用直白质朴的群众语言,跟群众讲话,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比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撸起袖子加油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话语,让人倍感亲切、倍感温暖。乡镇干部只有善说群众语言,群众才会愿听爱听乐听,才会喜欢你并心甘情愿地接受你。传达上级各项政策规定时要善说“白话”,比如疫情防控宣传,有些地方通过推出防疫顺口溜、乡村方言广播等形式,让人喜闻乐见,倍感亲切的同时,入情入理、直击人心,宣传效果相当“硬核”。(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人民政府 刘玉宏)

【责任编辑:顾浅怡】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