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东坡式”干部
“东坡肉”“东坡菜”“东坡酒”盛行于中华大地,每逢新春佳节、重大节庆总有人家做一做、摆一摆、吃一吃,品味这传承了千年的味道,也追忆这作古的文人。古往今来,文学家、政治家颇多,经历宦海沉浮、人生波折的更是不计其数,但像苏轼一样人生阅历丰富、思想通达、具有高度的人格魅力、备受人民爱戴的大家寥寥无几,青年干部读书、读史,不仅应学习苏轼的诗、词、赋等文学作品,更应与苏轼的个人经历相结合,从中观摩其政治作为、感悟其人生志趣、学习其人格品质,做“东坡式”干部。
学习苏轼直面权贵、敢于发声的正直之姿。王安石变法的初心是为改变北宋朝廷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于是采用了“青苗法”“保马法”等举措,向百姓放贷支持其进行耕种、将官马养在百姓家减免其赋税,本意为好既能减轻百姓赋税压力、解百姓燃眉之急帮助田地增产,又能为政府节省开支、创造贷款收入,但实情复杂、执行走样,逼迫百姓借贷、暴力催收还款、养马技艺不佳、高额赔偿亡马等现象层出不穷,百姓苦不堪言,生活陷入更加水深火热之中,众多官员报喜不报忧,更有小人一味谄媚奉承,苏东坡身在基层、深知百姓难处,勇于发声、不断发声,写下了“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等真相。青年干部身在基层更有为人民发声之责,切忌一味唱赞歌,要真做事、发真声,推动各项措施更优落地、切实造福百姓。
学习苏轼体察民生、造福一方的务实之姿。苏轼生平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从杭州到密州,又转战徐州、黄州、定州、儋州多地,一路为官,留下了不朽诗篇也留下了卓著功绩。在徐州,遇黄河决堤,水围徐州,苏轼始终坚守一线,衣不解带,抗洪抢险;在黄州,见百姓穷苦,溺死出生婴儿,苏轼成立“救儿会”,救助弃婴、抚育孤儿、挽救生命;在杭州,察西湖水涸、葑草丛生,苏轼疏浚西湖,修筑苏堤,种植莲藕;知饥荒威胁,瘟疫蔓延,苏轼组织创办“安乐坊”、划拨公款,救治百姓……基层干部应始终学习苏轼的务实精神,勿要“两耳不闻窗外事”,要知百姓困苦、解百姓难题,从细微处着手,干一事成一事,少些空谈多做实事。
学习苏轼一心向学、通透豁达的真诚之姿。苏轼一生几经沉浮,时擢时贬,唯不忘读书、生活。“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其赠与友人的读书之道,也是其一生生活与求学求知的真实写照。贬谪黄州时,其能头戴斗笠、手扶犁耙,与牛为伴耕作于田间;流放岭南时,其能钓鱼烹饪、采果制酒,结交僧侣百姓;削职至儋州时,其能身居茅屋、足蹬草履,席地而坐与农夫匹妇谈古论今。苏轼一生“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在人生高光时励精图治、奋力作为,在人生低谷处,随遇而安、全心生活。青年干部应体悟学习苏轼精神,以书籍为力量、以知识为脊梁,不自卑不自抑,活出精彩、活出洒脱,力争做博学之人、通透之人。(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义庄村选调生 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