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式干部为何屡禁不止
2023年春晚,沈腾在《坑》中非常形象的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生活不是艺术,艺术却来源于生活,现实中这样的郝主任也并非个例,作为一个基层人员,浅谈一下躺平式干部。
干部为什么会躺平,不外乎也就那么几个原因,不想干、不会干、不敢干、不干也没关系。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也不外乎那么几点。
首先是社会舆论环境。在进入体制工作前,对于机关工作的所有印象都来自于人云亦云,总结起来就是一句“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一天工作”。得知我成功上岸后,前同事在恭喜之余,真心实意的送了我一句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看看,这些围墙外的人,对于干部的理解就是如此,那试想这样子的人进入围墙后,还会想干吗?
其次是人才选拔培养。说到人才选拔,近些年,街道办干部人均清华北大的新闻层出不穷,报考条件里的学历要求也是逐年提高。诚然,学历是筛选人才最简单的门槛,从概率上来说,学历越高能力越强。但是高学历往往意味着不接地气,纵使农村出身的孩子,10多年求学生涯中又有多少日子接触了农村,又有多少人懂的农村的生存法则,更遑论原本就是城里的孩子。再说说人才培养,虽说目前确实有蹲苗、双向交流培养等制度,但是实际效果如何呢?基层与市级部门双向交流,基层人员向上的多,市级部门向下的少。再者,纵是交流,谁又是完全脱离原单位工作的,毕竟短短几个月的交流后不还是要对自己的考核负责,谁又敢真的完全放手。于是,机关单位与基层越来越脱节,布置下来的工作越来越不接地气,不会干的干部越来越多。
最后是体制机制问题。体制之所以被称为“铁饭碗”,正是因为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错误,基本不会出现丢饭碗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不干也没关系的思想滋生。前两天刚听到一则笑话,某地区一个退休干部将单位空置房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不仅自己每日报道,还拉着书友成群结队前来,用着老单位的纯净水练着自己的书法。出现这样子的现象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愿做那个得罪人的事,谁都不愿管。放在在职干部身上也一样,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纵然心里看不上那个不干事的人,又有谁会去做那个出头鸟呢?
春晚《坑》演出后,中纪委发表了快评,不能让“躺平式干部”再坑人了。相信有了国家层面的重视,躺平式干部必将越来越少,机关作风也将更为风清气正。(浙江省诸暨市岭北镇人民政府 赵一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