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三条“主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的国内环境,只有做到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研究开发科技“引线”、坚决守住餐饮“防线”,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藏粮于地,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地为粮之本也。正如习总书记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了城市建设用地,各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愈演愈烈,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存在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凡此种种对我国耕地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第一,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目标任务逐级下达,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第二,严格实行“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第三,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第四,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第五,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保障土地效能。
藏粮于技,研究开发科技“引线”。正如习总书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智慧农业,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为此,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贯彻藏粮于技战略,加快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实施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高质量生产。
藏粮于民,坚决守住餐饮“防线”。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731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十九年粮食丰收,连续八年粮食产量达1.3万亿斤以上。但是,越是粮食丰收,越是不能忽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越要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当前,粮食铺张浪费,大摆宴席,吃播浪费等现象屡见不鲜,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触目惊心。而要知道,我们国家告别计划经济下的“粮票时代”才仅仅过去了二十多年,也仅仅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没有挨过饿。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居安当思危,我们应当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一箪食、一瓢饮,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仓禀实,天下安。”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要紧紧抓住耕地“红线”、科技“引线”、餐饮“防线”这三条“主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共长春市绿园区委组织部 刘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