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当“工具人”,争做“弄潮儿”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当下,仍有不少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机械化理解政策、刻板化执行政策,自称“工具人”。这种消极的自我物化是欠缺担当意识的表现,将会对基层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产生落实僵化、思路老化、责任弱化等问题,让“好政策”变“大负担”。因此,我们要破除“工具人”思维,发挥工作主动性,成为敢做善为的基层干部,更好地发挥基层治理的效能优势。
以积极政策破除“工具”思维。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为破除干部“工具”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设计与体制安排,有利于保持干部队伍的持久生命力。《规定》鲜明地亮出了干部“上”与“下”的标准:对于不胜任、不称职的干部,坚决调整;对于敢作为、有作为的干部,予以重任。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许多干部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因此组织考核部门也要用好“三个区分开来”,打破干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刻板印象,鼓励他们以新理念启发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问题推动新发展。
以人民立场强化“敢做”底色。“工具人”思维,归根到底还是由于职业归属感的匮乏。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我们的归属感来源于人民的信任、支持与帮助。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眼光向下”。一方面,在落实相关政策时,要以“百姓的实惠”为准。2023年是党中央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第五个年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深化纠治乡村振兴中的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推动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抓治理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另一方面,考评基层干部时也要听取群众心声,一改“唯上不唯实”的不良风气,让“得民心”的干部也能“得好评”。
以教育培训提升“善为”能力。有的干部当“工具人”,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正是因为没有与职位相匹配的理解能力、执行能力、群众沟通能力,才会出现“一刀切”等问题。对此,我们要以教育培训促进干部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培训中强调“国之大者”,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城市基层党建等专向业务培训,更新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在此基础上,也要让干部“实操实练”,到一线“墩苗”“淬火”,通过不断地实践,淘汰掉“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理论型”干部,培养出“身体力行”“言之有物”的“实干型”干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九里村选调生 潜霁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