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之风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一直以来备受习近平总书记重视。2003年2月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就在《浙江日报》发表题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的短文,提出“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五点要求。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忠实践行“深、实、细、准、效”,练好调查研究“必备之功”。
调查研究务求“深”,力争“入木三分”,不搞“蜻蜓点水”式调研。“涉浅滩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的“深”,就在于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从基层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开的深层次矛盾,“黑天鹅”、“灰犀牛”、“回头浪”、“拦路虎”时有出现,唯有深入调查研究,抓全局、抓根本、抓关键,才能有效应对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
调查研究务求“实”,力争“敦本务实”,不搞“敲锣打鼓”式调研。“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的“实”,就在于作风朴实,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搞层层陪同,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调查研究只有不断厚植“求真务实”的红色基因,才能成为科学研判、科学决策的基础。要防止把调研当做“让别人知道我在调查研究,我在忘我工作,我在接触群众”的表演,防止扎堆、作秀,力戒形式主义。
调查研究务求“细”,力争“细针密缕”,不搞“走马观花”式调研。“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调查研究的“细”,就在于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调研中践行“细”的榜样,在河北正定,跑遍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在福建宁德,到任3个月就走遍9个县;赴任浙江,用了1年多跑遍全省90个县市区;担任党的总书记,他的足迹更是遍布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嫌麻烦、图省事。”
调查研究务求“准”,力争“拨云见日”,不搞“雾里看花”式调研。“一引其纲,万目皆张。”调查研究的“准”,就在于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远比我们已有的分析和判断复杂得多,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针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工作。在调查研究中既要兼顾个体的特殊性,防止简单“一刀切”,也要善于穿透调查研究的个体,折射出社会全貌,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归纳普遍性问题,总结根本性规律。
调查研究务求“效”,力争“釜底抽薪”,不搞“扬汤止沸”式调研。“文以载道,以用为贵。”调查研究的“效”,就在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才是调研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一“调”了之,“研”而无实的“一阵风”式调研,不仅流于形式、徒劳无功,无益于解决发展进程中的沉疴顽疾,更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唯有在调查研究中树立问题意识,对准问题、走进问题、解决问题,花大心思、下重笔墨写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才能继承发扬好“党的传家宝”作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民主村选调生 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