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15晚会”学青年干部立身之本
央视3·15晚会如期而至,“消费权益”被推上风口浪尖,不少商家在角落“瑟瑟发抖”,多地联合执法组连夜出动“打假保真”。晚会引发全民关注,成效振奋人心,青年干部也应从3·15晚会学底线,悟责任,练本领,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新伟业。
从3·15主题品“如履薄冰”的底线思维。今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诚信之光”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筑牢底线思维,公正监管、严格执法;需要市场主体强化底线意识,恪守正道、公平交易。青年干部更应守住底线思维,永葆“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清廉底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入党初心,以“老虎”“苍蝇”自省,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严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纪律底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是非黑白面前不模棱两可,不似是而非,不搞特殊,不“开绿灯”,时刻严守纪律,做“权为民所用”的“正气型”干部。
从3·15成效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3·15晚会重拳出击,曝光“罔顾性命”的劣质头盔,披露“专骗老人”的苦情直播,处置充满“科技狠活”的泰国香米,大快人心。但广大网友却呼吁“要315,更要365”。这是群众对市场监管的呼声,更是青年干部应当具备的思想自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青年干部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要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担当,该做的事顶着压力必须干,应该负的责无论多难坚决担。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要永葆“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锚准急难愁盼点,用努力工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从3·15“卧底”学“因时而变”的过硬本领。晚会中,一位“无名”英雄——3·15调查记者老K,获得无数网友纷纷点赞。老K曾用四个月时间,从二手汽车交易平台职场小白发展到平台二把手,获得核心证据,成功揭露平台欺诈消费者现象。老K卧底工作十二年,活跃在“疾风烈火”最前线,靠着随机应变的能力、临危不乱的定力,在一次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身而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国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干部必须要主动到问题、矛盾集中的基层岗位“墩苗”历练。多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在复杂环境中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在摸爬滚打中练就防范风险的“先手”、应对化解风险的“高招”。(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洪合镇洪合村选调生 陈丽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