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需做实调查研究
当前,各地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如火如荼打造“一乡一园”、“一村一品”,涌现出一批批典型模范代表。但也有一些地方虽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在真正落实上,却发现存在“人才”不足,产业单一,乡村基础设施欠缺,资金投入少等因素,显得捉襟见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实施好乡村振兴工作,基层组织要从调查研究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客观现实问题。调研的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基层组织开展调研,要找准客观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带着问题下去,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寻求解决方案。避免出现听一听、转一转、看一看,沉不下去,找不到问题症结。
调查研究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经验在基层,智慧在群众。”基层组织开展调研,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做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调研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带着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研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还得求深求实,尊重客观规律,不能随大流,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调查研究不仅仅是调查,更要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形象地说明在充分的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细致深入的研究重要性。通过调查,获取客观全面的“第一手”资料,要认真研读,系统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主要症结、群众所需所盼,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基层组织只有将调研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抓好落实,做深做细调研“后半篇文章”,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大势上,谋划新篇章,开创新局面。(江西修水县全丰镇政府 桂缙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