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从总书记的广东之行中感悟中国式现代化

2023-04-27 11:54:52 | 来源: 中廉导刊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省考察调研,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到广东考察。纵观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广东之行,“中国式现代化”一词贯穿始终,提出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殷切希望。这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进一步明确方向、指引路径,也让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干劲。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走过了湛江、茂名、广州等地,在这里他看到了广东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从一省看全国,这也是全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性短板。“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广东,推进区域平衡既有柏桥村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也有大湾区辐射引领、加大产业转移的实践。这为全国提供了经验借鉴,我们既要紧跟脚步、也要因地制宜,始终着眼于共同富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逐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正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但“中国制造”未真正向“中国智造”转变。因此,在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书记便调研了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情况。“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而这靠的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必须持续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而企业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脚踏实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破题之道。“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考察期间,总书记如是指出。由此观之,中国式现代化的题眼在“实”,这个“实”不仅是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也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作为建设者和成果享受者,广大干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新题、破难题,补短板、扬优势,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实干担当。

“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也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键性事业。我们要铭记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明晰前进方向,以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昂扬姿态,主动去闯、主动去创、主动去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望海街道党工委 姚璐)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