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可以从“浦江经验”中学到什么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形成“浦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在今年“浦江经验”20周年之际,省委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走进浦江县月泉中学开展现场学习,更是让“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直抵人心、熠熠生辉,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们更应该深入领会“浦江经验”的价值内涵,不断增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能力。
一是从“浦江经验”中得为民之心。“浦江经验”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通过领导干部主动走入基层,拉近距离、增进信任,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党的关心温暖。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可能遇到的都是老百姓家中的日常小事,但我们也决不能应付了事,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而是应该做到真解题,让老百姓真满意。
二是从“浦江经验”中得解难之能。“浦江经验”特别强调干部多到基层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直面群众、现场应考,特别考验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刚踏出校门的选调生,和文字打交道多,老百姓打交道少,在和老百姓面对面解决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少不了手足无措的时候,我们更要跟着村干部多学,找着麻烦事多练,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和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从“浦江经验”中得务实之风。“浦江经验”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不仅是在走群众路线,更是在纠正“四风”问题,为干部队伍改进工作作风做好示范引领。同时,今年党中央也决定将“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党掀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们选调生工作在最基层的农村,处于所有问题的终端,更应该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国情调研,体现出真数据,解决好真问题,为我们的驻村工作交上满意的答卷。(选调生 陈天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