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是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三个区分开来”明确了需要包容的三个方面,容错是“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内涵。我们要牢牢把握“三个区分开来”,精准界定容错纠错情形,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一、精准界定容错纠错,调动干部积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过错在所难免,不能因为害怕出错就不敢作为。“三个区分开来”,它的目的就是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正确把握政策界限,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发挥容错纠错机制作用,大力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让真正想干事、肯干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位子。
二、精准界定容错纠错,激发干部创新性。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人员,他们认为不作为肯定不会出错。但是创新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改革创新就一定会有风险,许多伟大的实践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结果。容错不是没有边界,没有限度的,“三个区分开来”就是为干部提供试验的机会,在明确的纪律底线要求上,既消除干部顾虑敢作为、愿作为,又让干部干事创业有激情有创新。
三、精准界定容错纠错,发挥干部能动性。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部分怕字当头,不敢办事,不敢讲话,怕讲错了挨批的人。“三个区分开来”指出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既鼓励干部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又不纵容干部违纪违法、逾越红线,防止激励变纵容,保护变庇护。年轻干部是党政机关的重要后备力量,许多年轻干部都充满激情敢闯敢拼,但往往缺乏经验,导致束手束脚,难免犯错误。“三个区分开来”鼓励犯过错误的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干部能动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翁丹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