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屈原式”干部
又是一年端午至,家家户户都飘出了粽子的清香。在品尝粽子的同时,广大党员干部也要深刻领悟人民的“端午情结”,传承屈原的精神品质,争做“屈原式”干部,书写新时代“上下求索”之诗。
观粽子之形,感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刚直不阿。“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生洁白,半世煎熬”,粽子棱角分明,正如屈原,一生都有自己的底线和操守,宁可怀沙投江,也不愿随波逐流。争做“屈原式”干部,就是要学习屈原刚直不阿、坚持原则、忠于内心的高尚品行。在大是大非前敢于亮剑,在面对矛盾时敢于迎难而上,在面对危机时敢于挺身而出,在面对歪风邪气时敢于坚决斗争,不断打磨自己的棱角、修炼自己的党性、积累干事的经验、锤炼吃苦的精神,才能像粽子一样,炼就“不怕火”的金刚不坏之身。
察粽子之色,感悟“伏清白以死直兮”的清正廉洁。粽子色泽素雅淡洁、清香飘逸,青色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象征着屈原一清二白、廉洁清贫的一生。他自幼便“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宁可葬身于江鱼之腹中,以免清白人品受到玷污。清正廉洁,也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底线。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屈原般的精神追求,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拒腐蚀、永不沾。只有始终坚持廉政纪律不可忘,腐败红线不可触,公仆之情不可移,才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品粽子之味,感悟“哀民生之多艰”的为民情怀。小小白玉团,粽香飘万里。咬一口下去,包裹着的蜜枣更是让人唇齿留芳。这一颗红色的蜜枣,则象征着屈原对祖国、对百姓的赤子之心。楚国人民为了缅怀殉国明志的屈原,用桶装米,投江祭奠。这也正说明,只有把群众时时放在心上的人,才能赢得百姓衷心的拥护和信任。党员干部应当时刻把“为民”装在心中,时刻站稳人民立场,自觉将自己植根于百姓之中,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自身工作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以自己的汗水换取群众的笑脸,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李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