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苗青年的夏日“烤”验
江南已过初夏,顿起蒸腾湿热,梅雨冥冥自来。向阳生长的青年在一线“蹲苗”,能耐得住冬日的寒霜风雨,自然也需经受夏日的灼灼烈日“烤”验。为过好当下的“梅雨关”、“酷暑关”、“干旱关”,蹲苗青年们应及时“扶正祛湿”透透气、“自讨苦吃”消消暑,“自泼冷水”醒醒神,以此养成身心健康、头脑清醒、不骄不躁的担当作为苗、为民利民树。
一是“吐故纳新”除燥湿。经历春雨滋养,又遇梅雨“缠绵”,若不及时松松土,透透气,扎根基底的思想根系则易腐烂,坚守初心的立场则易“霉变”。现实中,不乏有青年干部原本应在基层中历经磨炼向阳生长,却在沼泽地瘫倒摆烂变成枯木,将蹲苗期变为“躺平期”。究其原因,是在潮湿闷热中,蹲苗青年易心烦气躁,安于空调楼里,坐在电脑面前进行“闭门造车”式调研,“向壁虚构”式学习,以此湿气缠身,疲懒倦怠。春生夏长季节,蹲苗青年们应抓住吐故纳新的好时机,主动卷起裤腿踏出泥潭,积极甩起袖口勇挑大梁,出一出“运动汗”,除一除“燥湿气”,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作为自己的日常“运动”,坚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面对面”互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二是“自讨苦吃”消暑气。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提出希冀,要“自讨苦吃”。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农大回信中所提出的“吃苦观”精神。的确,只有在“自找苦吃”,体味苦的韵味后,才能明晰甜为如何,探索出奔甜的路子,觅到真正的甜。特别是面对当下的高温暑热,容易神疲乏累,基层青年不妨把吃苦作为夏季消暑的“必修课”,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勇于挑战急难险重任务的“艰难困苦”,多接几个“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苦”中求索,从“苦”中回味,即使在炎热酷暑下也能心静自凉,星辰大海既选定,“自找苦吃”又何妨!
三是“自泼冷水”练心性。基层,既可以是年轻干部增长才干的“良田沃土”,也能是等待枯木逢春的“荒野贫地”。眼下正值夏季高温炙烤,也易干旱缺水,此时的嫩苗就容易变成枯木。遇到干裂的贫地,蹲苗青年需要及时给自己“泼泼冷水”来清醒头脑。然而在现实中,新时代的青年干部长期奋斗在直接面对、直接联系、直接服务广大群众的重要阵地中,面对维稳、党建、发展、精准扶贫等工作时,往往干的是“费劲活”,吃的是“苦中苦”,受的是“夹板气”,一旦耐不住寂寞、受不住委屈、经不起考验,就容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在高温炙烤下的蹲苗青年们,需要把“泼冷水”当成“清醒剂”,把“玻璃心”练成“铁石心”,磨练心性,一往无前。(阮佳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