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容“敢为”之错 强“担当”之身

2023-06-28 11:11:54 | 来源: 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鸣山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从《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以来,党员干部在不断尝试中传承、改革,在担当中营造“敢为”风气。在社会主义发展新征程中,象征着勇气与担当的“容错纠错”被赋予了新要求。

容错纠错要去“畏”,立担当有为成碑。习总书记说过,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要允许试错,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可以给敢作为敢担当的干部一颗“定心丸”。很多干部对于工作过于“谨小慎微”,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担忧“一失足成千古恨”,因而倾斜了重点,忽视了真正有效的发展之路,错失良机,也逐渐迷失了“干实事,闯实路”的初心。干部自身要克服畏难情绪,杜绝“无求无功,只求无过”的“偷懒”歪风,从源头上抵制“枪打出头鸟”的畏缩借口,去担当去作为,树立“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改革勇气,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牢记“砥砺前行”的初心使命。在不涉及原则性范围中“容错”,可以让干部管理更有温度,让问责纠错更有暖度。

容错纠错要去“躁”,熬青梅之酸成糖。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容错纠错并非一蹴而就,不是犯一次错误就能抵达完美,也不是纠一次错误就能一劳永逸。在容错纠错中难免会遇见“难纠之错”,这是对干部心性的考量,也是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要以乐观、坚定的心态面对,确保劲头十足、活力四射,让崇尚实干蔚然成风。干部的进步离不开反复磨练,要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容纠并举,避免“一容了之”,防止纠错变为纵错。干部还要树立“我愿东海平,身沉心不改”的决心,以“纠错”为目的,虚心请教、及时反思、举一反三,在积累经验中聚沙成塔,在容错纠错中完善自我,逐步减少错误,坚决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容错纠错要去“虚”,避形式主义成瘾。容错纠错是担当作为的“意外险”,而不是肆意妄为的“保护伞”。容错不是一概而“容”,绝不能犯战略性错误,不然一旦失了“街亭”,就是“挥泪斩马谡”也无济于事;纠错更不是“走马观花”,任何形式主义的容错纠错机制都是滋养着蔓生恶意、贪婪的土壤。切忌松绑纪律,要把握好可“容纳”的界限范围,区别好过失与故犯,守住底线、严格程序,避免“捡了漏子、钻了空子”的情况发生。在实践中让容错纠错机制落地生根,与相关职能部门齐头并进,为敢闯敢拼者铺路,为知难而进者搭桥,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先行与发展。(项丽璇)

【责任编辑:李煦洋】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