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切实为民做实事
常言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因此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是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基层党员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不仅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还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才能助推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
强化服务意识,为群众多干事。要树牢为民宗旨,甘当服务群众的“梯子”。“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基层党员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牢记为民宗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职责,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加强与普通群众面对面交流,既要到工作形势好的地方去总结学习经验,更要到广大群众中去体察民情,到矛盾尖锐的地方去了解民声,及时掌握群众所盼所愿、所思所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干实事。基层党员干部是最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的,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只有深入走到群众当中去,积极调研,广泛听取群众内心的声音,才能解决好走进群众心里这“最后一公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作为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代言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期盼的事情着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俯下身多接地气,了解群众的真实心声,感知他们的需求与愿望,落脚在实处,以实际的行动,解决好人民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办好。
端正自身态度,为群众干好事。为群众干好事,“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一分在谋划、九分在落实,基层党员干部要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的态度,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要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态度,也要有“纸一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理念,无论是民生忧患还是经济发展,让“实干”成为工作中的主旋律。(朱江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