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办实事办成事
为政之道,以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强调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对所有公职人员来说,树立正确政绩观,以民为本,始终是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是成事立德的根本所在。
近年来,“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不论是“一夜成林”用以应付上级检查,还是“一白遮百丑”的刷墙式形式主义,或是为出政绩盲目举债摆开工程大摊子,这些工程往往违背发展规律,不顾地方财政实际状况,也在根本上背离了群众意愿。这些工程能够上马成行,其背后大多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了问题,用“可视范围”内的项目为个人捞取政治资本和筹码。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是为民工程还是问题工程,领导干部必须时刻叩问内心。一旦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把一地的发展优劣错误绑定到自身的功绩大小和发展利害,生怕上级领导忘了自己,急功近利的“半拉子工程”、拍脑袋的“形象工程”就会大量出现。只有领导干部摆正自身位置,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以为民情怀做事,才能建好“为民工程”,守好为民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指出“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在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显绩和浅绩的关系,做好显功和潜功的平衡。
“潜”为“显”打基础,“显”则是“潜”的最终成果。许多长远性的工作必须扎扎实实推进,稳步有序实行。工作不必显山露水,政绩无须一目了然,有助于事业发展和长足进步的事必须要做,要真正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新时代这十年,从长江大保护到北斗组网、天问探火,从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到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都绝非“一口吃成胖子”的轻松事,而是心系人民和国家的长久之功。
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给人民办事的,必须始终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是共产党人的政绩。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制定出台政策举措、考虑谋划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落细的过程中,要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选调生 逸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