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的基层“武林秘籍”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人要做成大事,需从基层起,国要成强国,亦从基层兴。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做好基层治理,需要年轻干部走出机关、走出大楼,来到田间地头,走进街道巷陌。“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面对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基层,年轻干部要把所有遇到的问题,经历的困苦作为自身的“磨刀石”,在基层广阔天地的“熔炉”中,参照“武功秘籍”练好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勤修内功,让自己在锻炼中成长,以此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勤学善思,海纳百川,练好基层“北冥神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为基层干部,首先要善于学习。首先要向群众学习,基层宛如一堂大课,实践就是一部大书,基层干部要深入一线,面对面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取经。基层干部要做到真正的“下沉”,沉下心、沉住气、俯下身子,把“根须”扎进大地,深入泥土,扎根一线,听民声、集民智,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才能收获真知灼见,启发工作思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其次要广学博识,青年干部要有“非学无以广才”的认识,要广泛学习各类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能学用相长,不做白首雕虫之人。”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年轻干部正是要博学勤学,善思善作,扎根基层沃土,汲取各类养分,在书本上学、在群众中学、在实践中学,才能不断完善自我,让水聚北冥,风扶羽翼,从而化身大鹏背负青天,在基层这片沃土上图南腾飞。
积跬步,至千里,练好基层“易筋经”。基层工作的方式方式源于实践,成于思考,精于积累,贵于坚持,年轻干部要在基层真正成长,不仅需要学习与实践量的积累,更需要质的突破。年轻干部首先要有定力,有静气,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心态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持,把初心使命牢记心中,化为“心法”,常学笃行。要能扎马步,敢挑担子,与群众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基层工作既繁重又琐碎,要真正在基层扎下根、开出花,还需要有一颗恒心,才能坚持不懈练好内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面对基层千头万绪,却又关乎群众衣食住行的“小事”,年轻干部要有“秤砣虽小压千斤”的觉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如同站桩练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积少为多,真正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也让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健、更扎实。
求新求变,攻坚克难,练好基层“独孤九剑”。基层处在协调社会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最前沿,处在关乎百姓利益的第一线,是社会整体治乱情况的“晴雨表”,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盘”。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连着千家万户,基层工作做好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所以年轻干部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求思求变。一方面要用“新招”,学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推动智能城市管理、数字乡村发展,发挥年轻干部头脑灵活的优势,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治理工具融合,让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另一方面是要用“活招”,呼应好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不死板、不照搬,能够灵活处理基层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化解工作中遭遇的种种矛盾,尽可能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基层的“神经末梢”真正传导群众的喜怒哀乐,让年轻干部成为“基层善治”的坚定力量。
摸准穴位,找准方向,练好基层“一阳指”。在基层,人民群众是看实践的,而调查研究是最扎实的实践。年轻干部要真正在基层工作中打开局面、做出成绩,让群众满意,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一线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法宝”,摸准基层实际脉络。年轻干部要真正与群众面对面话家常、实打实察民意、心贴心解民忧,要进的百姓家、吃的农家饭,让群众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要用脚步丈量基层的边边角角,全面、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客观地找准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找准“穴位”,一击即中,这样才事半功倍。还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蛇打七寸、脉摸三分,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切实避免“一刀切”“走过场”,切实从群众精准需求出发,及时把握群众最新的诉求、想法、期待,以民生为本,合力配置资源,做好跟踪评估,从而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方式,更科学、更精准、更高效地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总之,年轻干部要牢记基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也是服务百姓民生的最前沿。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基层的路走通,就要有“真功夫”、真本领。年轻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心系群众,逐梦基层,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练好“内功”,施展好“招式”,一招一式、一拳一脚,打通阻碍民生福祉的症结,打出基层干部的风采!(郎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