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以“水”为师 行稳“基层”之舟
水,柔而能克刚、静而能润物、动而能千变万化,是哲学的载体、仁德的化身、智慧的体现。选调生初到基层,实践经验少,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应当以“水”为师,学习水求知的谦逊、干事的灵动、利他的无私,与群众结好“鱼水之情”,方能让“基层”之舟行稳致远。
以水为师,师其“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之蓄势,以谦逊态度练就过硬本领。“天下至柔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面柔软无力水却具有穿透坚硬岩石的强大力量,关键在于其持之以恒、日雕月琢的坚持和积累。选调生从“校门”、机关初到基层,往往缺乏与老百姓打交道、解决基层矛盾问题的能力,要秉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在基层大舞台不断锤炼过硬本领。一方面要加强“有字之书”学习,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另一方面要加强“无字之书”学习,以“小学生”姿态弯下腰、静下心、扎下根,放慢脚步,修炼内功,放下身段,贴近民生,摒弃“多干活就是吃亏”的想法,从简单的小事着手,在实践中磨炼本领,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修炼为民服务的内功和提升堪当重任的本领。
以水为师,师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之灵动,以创新思维激发干事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泉之所以甘冽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青年选调生作为新时代“中坚力量”,要像水一样懂得因势而变、顺势而为,在带领基层群众实践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发挥好“源头活水”作用。选调生身处基层,在群众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困窘局面、复杂问题,要主动学习水遇山迂回、遇谷奔腾、遇沙渗透之灵动,不断提高驾驭困窘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摸清主要矛盾,抓住工作重点,用发展眼光和动态思维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策略,做到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切忌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亦或是畏手畏脚、随波逐流。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心,面对困难不畏难、不退缩,真正做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
以水为师,师其“利物不争、润物无声”之沉静,以无私品格厚植为民情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选调生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中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要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子、同围一张桌子,倾听群众呼声,了解衣食住行,解决急难愁盼,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滴水”之力。(选调生 杜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