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
——实干精神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并提出了“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的重要指示。这句简短而深刻的话语,蕴含着丰富的思考和启示,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激励,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实干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品格,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这句话蕴含这的深刻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匡正干的导向: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匡正干的导向”着重强调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是实干精神的核心所在。靠实践与靠群众是一致的,离开群众,就无所谓社会实践;没有实践,依靠群众就成为空谈。在发展事业中,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基层一线的工作者,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创造出真正让人民满意的业绩。
在匡正干的导向中,我们还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这是对实干的深刻诠释,意味着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而是要着眼长远,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谋取更长远的福祉。
二、增强干的动力: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
“增强干的动力”是实现实干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实干需要党员干部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面对机遇主动出击,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创新,积极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不断前进。
同时,在增强干的动力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这就意味着要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严肃整治消极现象,如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等。只有在严肃整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增强干的动力,推动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三、形成干的合力:凝聚共识,齐心协力
“形成干的合力”是实干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实干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凝聚共识,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斗。只有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够有效应对挑战,实现国家的长足进步。
在形成干的合力中,全党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坚持“一把手”作表率,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加强激励和保护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能者上、优者奖,为担当者撑腰,让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不断涌动。
四、实干精神的当代价值
实干精神在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首先,实干精神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空谈和口号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真正付诸实践,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干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其次,实干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实干者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投身于改革和发展中,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实干精神代表着一种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
最后,实干精神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宏伟目标,而实干精神是这一梦想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实干精神为指引,在实践中坚定信心,砥砺前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结起来,“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这句话饱含着实干精神的深刻内涵。实干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品格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必备品质。在新时代,实干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在实干中践行这一精神,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童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