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干部教育“供需匹配度”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是把握好需求,必须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干部教育培训供给的制度机制、方式方法,有效提高干部教育“供需匹配度”。
以组织需求为导向,做好干部培训“问答题”。干部教育培训是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目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理所当然地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谋划、来部署、来推进。同时,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干部能力的短板和弱项,量身定制培训内容,让培训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有效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干部需求为导向,做好干部培训“选择题”。培训方式是提升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关键步骤。得当的培训方式,可以让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照本宣科培训令人乏味,难以取得实效。因此,要积极探索丰富培训模式,提升参训干部学习兴趣,引导参训干部在培训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其中还要考虑参训干部工学矛盾难题,合理运用网络教育灵活便捷、覆盖面大的优势,组织干部参加线上学习,通过网络自主学、视频回看重点学、线上分组研讨学,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培训质效。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做好干部培训“实践题”。干部教育培训不能仅停留在“学”上,更要体现在“用”上。建立健全训后跟踪反馈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后续跟踪问效,对干部能力提升、作用发挥、岗位履职、业务水平进行全程跟踪了解,探索建立成果转化纪实档案,收集参训干部培训成果转化情况,整理归档,切实将培训表现和成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而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参加培训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干部 孙成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