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正确政绩观 引领高质量发展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首先回答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一关键之问,要自觉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建新功。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握内涵是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新发展理念是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干部政绩观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的重要标尺。党员、干部要追求实实在在的结果,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推动工作的恒心和毅力,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的过程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强党性是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科学考核是必要导向。识别和评价干部政绩,要做到全面、客观、真实、科学,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以科学的考核方式推动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必要导向,要完善考评体系和方法,形成唯实争先、赛马比拼的机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持定性与定量兼顾、平时与年终对接、考事与考人结合,既看结果又看过程,给出全面客观评价。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知情人说,从实事、实情、实绩中看能力,从要事、急事、难事中看担当,做到多元识别、多方印证,不断增强考核的区分度、精准度、识别度。(曹可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