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为民初心,将“调查研究”落到实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中多次强调“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追求真理、笃行真知,必须牢牢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这也是学习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贯彻群众路线,用好“传家宝”。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不能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蜻蜓点水式调研。”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也是基层干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只有深入广泛地了解基层情况和群众意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基层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把调查研究作为一种习惯和责任来做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从问题出发,不断创新调查方法和手段。要关注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用针对性、全局性的视角进行调查研究,与上级和下级建立民心桥、连心桥。因此,调查工作中要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认真倾听群众的真实心声和意见、诉求,真正了解民之所愿、民之所需,坚决杜绝因为怕群众“出难题”而避开群众、逃避群众的现象。
坚持实事求是,细致“察真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调查研究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能走过场、走形式。要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和标准。要紧扣实际问题和群众关切点,以及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难点。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既要看到“繁华大厦”又要看到“背阴乡村”,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因此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屁股挪开办公椅,让步子走出会议室,防止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走访台账一交完事儿”等陋习。以“绣花功夫”层层深入,剥离外在形式,从表面到内在找准问题根源,从浅入深揭示问题关键,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做细致做实做好调查研究。
注重成果转化,件件“有着落”。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调查研究不仅是重要的方法论,更是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因此,在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空谈理想,而是要将调查结果“上传下达”,将其有效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调查研究不能“浅尝辄止”,要逐步系统化、条理化,梳理汇总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经过反复论证和最优决策,切实将调研成果、整改方案转化为实际成效。同时,不断创新服务特色、强化跟踪督导,总结归纳阶段性成果和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逐步推动问题研究项目化、制度化。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将“为民办实事”行稳致远。(林京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