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袁老:赓续禾下乘凉的“种子”精神
1973年10月11日,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一粒种子的故事由此开始。50年来风雨兼程,历久弥坚,这粒“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谱写了“东方魔稻”的传奇,袁老的“禾下乘凉梦”终成现实。广大选调生作为播撒在基层的种子,当赓续“禾下乘凉”之梦,深耕“初心为民”之种、精育“躬身实干”之苗、修缮“廉洁自好”之枝,在基层的沃土中汲取养分、修炼本领,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
深耕“脚踏实地、扎根生长”的“初心为民”之种。一辈子就跟一棵水稻较劲,只为中国人这一口饭,袁隆平院士的初心就是“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一粒种子,遍布田野;一颗初心,矢志不渝。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广大选调生要全力践行的,当常怀“枝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时刻关注民生民情,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一线作为选调生破土而出的“黄土地”、强枝添叶的“大自然”,点多面广、情况繁杂,但也蕴含无限可能,要发挥“钉钉子精神”,使出能吃苦、不怕累的牛劲,多走百家地、多入百家门、多听百家事,把群众关心事放在心上,一步一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在“青山绿水”中秀木成林。
精育“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躬身实干”之苗。唯有敢闯,才能发现机遇;唯有实干,才能把握机遇。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选调生转正培训期间,我们一同来到安江农校纪念园,再次重温袁老“勇攀高峰、执着追求”的“种子”精神。一代代中国科研工作者将时间泡在实验室、把身子扑在田野里,在祖国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世界记录。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奋斗。广大选调生当学习他们信念坚定、沉稳实干的高贵品质,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树牢“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理念,在基层“蹲苗发芽”、茁壮生长。新时代是唯创新者强、唯担当实干者胜的时代,要时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揽“瓷器活”、接“烫手山芋”过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既埋头干事,又抬头看路,以更崭新的思维、更扎实的作风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修缮“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洁自好”之枝。一粒种子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修剪好自身枝叶,自觉抵御外界诱惑。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淡泊名利的,如果他申请专利,或许他会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把技术无私地贡献给国家,甚至在他90岁的时候,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田。简朴积蓄力量,平凡铸就伟大。广大选调生大多是从“象牙塔”走出来的“三门”干部,人生经历、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当时刻保持警惕警醒,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常亮“警示灯”、守住“廉洁线”、紧拧“总开关”,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在实际工作中强化履职尽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在学原著读原文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立身不忘本,永葆共产党人的鲜明本色,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务实行动做党和国家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好后生”。(刘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