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基层干部版吾日三省吾身——知民情,重民生,得民心

2024-06-26 14:38:17 | 来源: 丽水市青田县阜山乡人民政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思想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性质和民族前进的方向。在封建社会,文明成果服务于权贵;在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成果被资本控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发动群众创造自己的文明成果,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充分尊重和维护广大劳动群众权益为根本的现代文明。“为人民服务”的话语已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核心。基层干部是党中央决策抵达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应当每日三省:是否知民情、重民生、得民心?

知民情才可解民忧。为人民服务首先要知道自己服务的群众是谁,要为群众捍卫的利益是什么?明嘉靖年间,严党推行“改稻为桑”国策,时任浙江布政史郑泌昌等人不体察民情,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不惜毁堤淹田,逼迫农民卖田换粮,引起公愤。幸而胡宗宪、海瑞等人借粮赈民,才算勉强化解了这次危机。海瑞如何不知改稻为桑的好处?但他在落实政策之前首先了解群众困难,权衡利弊,誓死捍卫群众利益,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推行政策,留下“海青天”的千古美名。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切忌成为上传下达的机器,一定要了解民情,积极实施有惠于民的政策,向上协调不合时宜的部分,切实服务于人民。

重民生才能办实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地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民生,便是这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干部应当守好政治关、道德关、品行关,切勿让服务大多数人的民生实事,变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名声时事”。要体察民众所需所想,拒绝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项目,将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去。

得民心才是硬标准。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民心是检验的基层工作唯一标准。群众是否认识、认可、认准某位干部,便是其是否得民心的印证。于上而言,得民心需实施良政;于下而言,得民心就要实时反馈人民群众的问题,以便上级制定更符合民情的政策,为群众谋求更多的利益。作为党中央的“神经末端”,基层干部是收集信息最真实、最迅速的端口,也是服务群众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在为人民群众办理业务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充分了解政策文件,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在遇到不熟悉的业务时,也应该指引群众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切忌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忽略群众需求。“为人民服务” 不是一句空洞的道德口号,工作之余也要切实关心百姓的物质生活,融入群众中去,听群众意见,唠群众家常,尽己所能解群众之所急。(江千姿)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