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好农村路”上跑出发展“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经济发展的“血管”,倘若道路“坑坑洼洼”“破破烂烂”,必然会让投资、企业和人才“望而却步”,成为农村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开山客”“老黄牛”“绣花匠”和“店小二”,为“四好农村路”建设“赋能提速”,努力让农村发展跑出“加速度”。
争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山客”,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闯劲”拓展“四好农村路”覆盖面。良好的道路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唯有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才能为农村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四好农村路”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用“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序推进,打通农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争当“埋头耕耘、苦干实干”的“老黄牛”,用“千锤万凿出深山”的“毅力”压实“四好农村路”硬地基。质量是道路的“生命线”,倘若在道路质量上“弄虚作假”,当地的发展就会像“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坚持“四下基层”制度,走遍“田间地头”、深入“千家万户”,了解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根据群众的需求把道路修“到位”、在群众的监督下把道路修“扎实”,让农村群众切身感受到“四好农村路”带来的便利,把“四好农村路”这一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争当“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绣花匠”,用“良工锻炼凡几年”的“匠心”织密“四好农村路”责任网。只有发扬“工匠精神”,一条一条对“四好农村路”进行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才能让“四好农村路”的运行“并行不悖”,呈现出“四通八达”“车水马龙”的活跃景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任务紧紧“抓在手中”,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以“人人参与、人人出力”的精神把“四好农村路”落实落地落细。要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强大合力”。
争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用“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奉献”展现“四好农村路”新面貌。道路建成后,还需要有沿途的自然景观、加油站、休息区、农家乐等“配套设施”,需要有志愿者、工作人员的“微笑服务”,才能为游客提供“宾至如归”的出行体验,吸引更多的人来农村拥抱“向往的生活”,从而让“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致富黄金路”。广大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搞服务,找准群众需求,做到“换位思考”,根据群众意见解决“四好农村路”运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努力为村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从而让群众打出“五星好评”。(霍笑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