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根植为民政绩观

2024-11-27 15:07:58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江根乡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仅是对党员干部职责的深刻诠释,更是赢得民心、促进和谐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做好基层调研,为人民办实事解民忧,向人民群众提供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服务答卷。

深入群众一线,调研铺就民心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就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巷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调研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用情感受群众的冷暖。通过扎实有效的调研,我们可以准确把握社会脉搏,发现真问题,找到真对策,让政策制定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铺就一座座连接政府与民心的桥梁。

树立问题导向思维,办实事解民忧。“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导向思维,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担当作为。无论是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还是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战略大局,都应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接着干。通过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力量。

群众满意度为标尺,衡量工作成效。“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党员干部的工作干得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因此,必须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最高标准,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重视社会发展的质量;不仅要追求项目建设的数量,更要看重民生改善的程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人民的评判,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叶星辰)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