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应“回归”

2021-09-02 15:29:43 | 来源: 中廉导刊

不做作业的时候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一做作业的时候,全家鸡飞狗跳,咆哮和怒吼不绝于耳……这是多少家庭的真实写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新政出台后,家长一方面拍手叫好,一方面又担心落实不到位,担心会迎来新一轮的“地下”培优。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害了多少孩子和家长,课外班、辅导班、兴趣班...一个又一个的课外辅导班,只是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被同龄人抛弃,为了让孩子在开始赛跑前,能够和别人拉开一些距离。但其实,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以上这些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专注力和思考力,再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优质的父母身教。

家长们需要沉下心来认真反思育儿观念,减少自己的焦虑和一些盲目攀比,增加一些对规律的尊重,增加一些对孩子的身心关爱,具备内在学习驱动力又能够自律的孩子,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努力并保持优秀。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生活常识,安全意识,应急能力,品德修养,沟通交际等等,而文化课程的学习,仅仅是孩子生活的一个部分,学习应该是常态,而不是任务。《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无业失业退休人员的抑郁水平最高,其次是学生群体。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中国有许多孩子正在遭受抑郁症以及其他心理、精神障碍的困扰和折磨,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发布过这样一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而绝大部分青少年自杀案例,都与抑郁症状或抑郁症有关。“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试一百分的我”,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更是一个孩子无法补偿的童年缺失。

“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儿童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秉持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可以治愈一生的幸福童年,而不要成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不幸的人。(张聪慧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