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衬湖景,“枝叶”关民情
近日,在杭州西湖景区提升改造过程中,“断桥-保俶路”一段沿湖的7棵垂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迁移-替换-补种”风波。在舆论的持续发酵下,民众的文化情结、“恋地情结”被迅速激发。
城市更新、植被更迭的出发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空间结构优化,让许多“被遗忘的角落”重焕生机,然而,易被忽视的关键点在于,“最熟悉的景象”恰是触及民众内心深处“不容崩坏的地方”。在上述事件中,西湖垂柳的去留为何如此牵动人心?《西湖志》卷四载:“滨湖垂柳万株,间以桃杏梅李。”可见,“西湖携柳”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配置模式,二者相随相依、相映成趣,已化身为内涵深远的美学符号,既令人慨叹“柳阴深霭玉壶清, 碧浪摇空舞袖轻”的浪漫意境,又惹人感怀“柳色供诗用,莺声送酒须”的惜别情谊。西湖和杨柳“一体共生”的美感效应超越了时空限制,成为根深蒂固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载体,由此激发了民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昔日“广州伐树”到近日“西湖换柳”事件,笔者认为,城市治理本质上是全民共治,切忌抛弃对民生的敬畏心和同理心。城市品格的塑造植根于人民,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也应以利民为本。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根系和文化脉络,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精神“软实力”及文化认同感为其培根沃土,助长“城市之树”枝繁叶茂,进而反哺人民“遮阴纳凉”之福祉。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民心、尊重民意、体察民情,方能促进各项治理举措开花结果。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决策的制定应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前提,确保民主性的充分发挥。如何“视民”?广大党员干部应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坚持开门搞活动,保证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从何“知治”?关键看群众对治理成效是否满意。相关部门要在及时畅通舆情反馈渠道的基础上,紧抓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压实责任、立行立改,借群众这面“镜子”调整社会治理的“样子”。从这一角度看,“西湖换柳”风波后的问题调查、致歉反思、还柳于民等补救行为,依然让“杭州速度”在群众心中跑出了好印象。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决策实施之前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严格履行审批及公示制度,不仅关乎群众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保障,更关乎政府公信力是否长久保持。“换柳”的初衷未公之于众,决策初期未征求民意,势必会引发质疑浪潮,究其原因在于群众的主人翁精神被漠视,换树的同时凉了人心。因此,要让决策更富有“人情味”,就必须拓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强化政民互动,让群众成为城市治理的先行参与者、最终评判者、最大受益者,才能将“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理念落在实处。(叶谢维伊 浙江金华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