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牢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
今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农村地区推行“共富工坊”,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助推农村富余劳动力、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深入推进“共富工坊”建设,可能面临理性管理需要与固有的人情习惯、公平效率需要与失衡的资源交互、安全生产需要与薄弱的硬件基础等矛盾。这需要我们凝聚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动能,为消除生产管理风险、破解机制耦合难题提供组织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是建好建强“共富工坊”的必然要求。山区26县,面积占全省的45%,生活着全省16%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0%的GDP。从辩证法看,越是薄弱环节,越是大有可为,山区县“闲置”的丰富要素资源亟待通过一种科学有效的机制向生产力和效益转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功实践证明,抓牢党建引领“着力点”是推进建设“共富工坊”,链结“增收网络”的“最优解法”。日前,浙江省委组织部等7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商活村”变革重塑,持续深化党建联建促共富,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构建形成“共富工坊”矩阵,实现山区26县乡镇全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应自觉响应,积极担当,建好、管好、用好“共富工坊”,推动实现企业受益,农民受惠,农村善治。
牵牢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关键在于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一方面,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枢纽性组织的联络和整合作用,以党建联建促进要素共享、协作生产,搭建平台和载体,推动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造就业岗位。一方面,树立党员先锋模范,通过基层党员的主动作,为“共富工坊”在企业、产业经纪人、农户之间建立信任和价值认同,让“共富工坊”建在家门口,印在心坎里。并且,通过聚合“坊”与“民”“双向奔赴”的合力,推动先进的生产管理机制带动培育农村先进文化,涵养权责规范意识,让“法治观念”浸润人心,不断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助力打造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党委书记助理 邵智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