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笔”写好乡村振兴“人才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靠。基层组织部门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始终扛起使命职责,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握好“瞻山识璞”之笔、“量身定制”之笔、“千金市骨”之笔,将人才引进来、育起来、留下来。不断书写乡村振兴“人才篇章”。
提好“瞻山识璞”之笔,书写引才识才“前言篇”。“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部分地区为招揽人才频放“大招”,全力抛出橄榄枝。推陈出新“惠才新策”,以求增添吸引人才的“筹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跳出“井底观天”的局限,保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界,实行更开放、更直观、更有效的地方引才政策,要善用基层农村项目合作的方式,柔性引进技术研究专家,聘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顾问,推动打造一批农业技术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平台。主动到人才聚集地举办“聚人才、促发展”大型招聘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各用人单位到活动现场与人才“相亲”,面对面与人才讲政策、解疑惑,认真听取人才就业心声和关心关注的热点,有针对性地作出回应,努力实现政策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行好“量身定制”之笔,书写育才用才“正文篇”。用才是聚才的根本目的,让人才在工作和事业上发挥作用、作出贡献、人岗相适才是核心和关键。要紧扣基层农村发展实际,在精准纳才、高效用才、知才识才上下足功夫,坚持人岗相适,统筹考虑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等因素,把“好刚用在刀刃上”,已达到用人所长、用人所强,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价值和使用效益。要懂得“伯乐相马”,更要擅长“赛场赛马”,千里良驹只有在跃马沟壑、踏足山川过程中才能一马当先,要将人才放在基层乡村振兴一线锤炼筋骨,多在条件艰苦、局面复杂、问题较多的环境中长本领、增才干,激发各类潜能,将“才气”转换成“实绩”。
落好“千金市骨”之笔,书写留才爱才“跋文篇”。人才具有流动性,难免会受待遇、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不断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在“留”字上下功夫,才能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因此,要持续在人才激励保障方面牟足力道,下足实功,坚持在政策上激励、生活上关心、晋升上留足空间,切实走好“留才”每一步。要完善好评价基层人才的激励和收入分配政策,紧扣“品德+能力+业绩”的评价标准,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要敢于在服务的方式上力求创新,在服务的内容上要在广度上持续拓展,全面了解乡村振兴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服务,以“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多元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