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驻村青年干部需有三种“媒介观”

2023-02-22 14:33:17 | 来源: 中廉导刊

在传播学中,“媒介”通常被定义为存储或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比如手机就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媒介。而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万物皆可为媒介。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身处万物互联的泛媒介时代,驻村青年干部若想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也需不断涵养三种“媒介观”。

以“村干部”为媒,勤学善问,用虚心快速积累经验。人唯虚,始能知人。80后、90后青年干部往往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然而在下村之后除了要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更要熟悉陌生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惯、文化差异等等。“驻村小白”此时如果缺少了合适的“领路人”难免会感到水土不服,很容易面临一些行动壁垒。从传统意义而言,熟人社会是我国乡村的典型特征,所有社会活动均在一张无形的“关系网”中进行。而村干部作为土生土长的“基层干部”,不仅对村情民情了如指掌,更有一种天然的“草根”特质。因此,驻村青年干部要把村干部当作踏入乡村的首要媒介,放下架子,甘当“小跟班”“小学生”,跟着他们走泥巴路、坐小板凳,学习他们讲乡土话、吃农家饭,不懂就问,虚心请教,争取早日成长为百姓口中的“泥腿子”干部。

以“群众”为媒,交流交心,用真情换得百姓信任。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部分青年干部出身农村,自带一股“乡土气”,然而全国各地的村情村貌却不尽相同,驻村之后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须知,这段过渡期其实是融入农村基层、融入农民群众的关键期。另外,不可否认的是,群众最了解群众,群众最了解实情。因此,广大驻村青年干部要将“群众”作为融入乡村的重要媒介,拜人民为师,与群众交心,做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到最真实、最鲜活的村情民意,做起基层工作来才更加得心应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现如今,脱贫攻坚早已圆满收官,乡村振兴蓝图正在全面铺开,驻村青年干部身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更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以“自己”为媒,上传下达,用实践创造自我价值。驻村干部上联党和政府,下接广大群众,在基层工作中扮演着“中间人”或“联络员”这样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青年干部的到来,更为沉寂许久的乡村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现实中,不论是群众的疑惑不解,还是牢骚埋怨,甚至是刺耳批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基层干部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不到位。从这方面来讲,驻村青年干部不应把自己当成“上面派下来的官”,而要把自己视作“上传下达”的重要媒介,敢讲真话实话,不说大话套话,主动将政府的大政方针和惠民利民政策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基层宣传工作做到群众心窝,让大家一听就懂、一讲就明。当下,广大驻村青年干部逐渐成为基层工作的中流砥柱,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务必敢想敢为,不能有丝毫懈怠。

“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毛主席的这句话言犹在耳。青年干部的驻村工作也许只有两三年,但只要心怀三种“媒介观”,铆足干劲投身于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这段时光所留下的将是一辈子的宝贵财富。(孙浩天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隆湖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2022级台州市选调生)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