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否极泰来终可待 提振内需正当时

2023-03-27 13:32:11 | 来源: 中廉导刊

“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因经济活动全面放开、各地方各企业全力拼经济,我国经济修复超预期,但外需疲软压力下,实现经济企稳必须加码提振内需。消费和投资是扩大内需的“双引擎”,二者相互促进、彼此强化,唯有在坚持稳中求进发展基调和宏观审慎监管“定盘星”下夯筑消费“压舱石”和投资“助推器”,短期稳增长、长期挖掘潜在动能,以时间换空间,才能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

稳中求进定基调顾全局,校准风险“定盘星”。从宏观政策基调看,报告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延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结合5%的GDP增速目标,可判断今年整体基调绝非是大开闸门以解燃眉之急,而是要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前提下,追求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短期经济修复过程中必要的潜在增速,绝不能为了扩大内需而无视风险盲目追求短期成效。为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一行两会和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作出重大改革调整,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规范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主要职能由管理转向监督,着力打造金融监管稳定“一盘棋”。为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在坚持“房住不炒”前提下,需采取更为实质有力的措施企稳楼市,减轻房地产投资对宏观经济拖累的同时,改善优质头部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通过债务置换、债务重组及展期降息等方式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同时压实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强化和完善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多措并举保就业促增收,夯筑消费“压舱石”。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作用,并通过促进制造业利润修复和投资回升引导社会整体预期好转,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我国拥有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孕育大量投资机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8%,促进消费需要从消费能力、消费场景和意愿上徐徐发力、久久为攻。消费能力方面,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居民收入特别是消费倾向高的中低收入群体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就要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岗位,就业优先政策导向要从解决就业主力的小微企业经营困境切入,重点关注青年群体就业问题。消费场景和意愿方面,要增加适销商品和服务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供给质量水平,重点推进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和生活服务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以发放消费券、家电以旧换新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活动等定向支持政策促进消费。

政策发力提信心稳预期,把握投资“助推器”。投资是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在当前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房地产投资难以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现实背景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继续担起稳投资、促增长重任。当前,民间投资预期较弱、信心不够,政府投资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逆周期扭转市场预期、恢复企业家信心,以“四两拨千斤”的势能和决心有效撬动全社会投资。在基建领域,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以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重点项目。在城市更新方面,发力老旧小区改造、管网建设等工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体现在适度调高的财政赤字目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和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提效”体现在降税减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加码落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延续适度宽松基调,保留一定降息和降准空间,重点发力结构性政策工具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和新兴重点产业培育等实体经济发展,推到宽信用落到实处。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稳健的货币政策,释放强化跨周期调动、逆周期调节以抚平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底信号,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激发企业活力。(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人民政府 吴李群)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