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躺平式干部”游离于监督之外
近年来,通过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走向深入,更多优秀党员干部的责任心、执行力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但在一些地方也有一些干部对竞争充满畏惧、对晋升不抱期望、对先进不感兴趣、对工作不愿意担当,而选择“躺平”,主动要求转任职级或到压力小的岗位工作,且有人数逐年递增、职务层次逐年升高、年龄日趋年轻的趋势,然这种消极现象不仅违背了党章对党员的要求,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对症”治理“躺平”现象。
一、用好约束惩处机制,让党员干不敢“躺平”。建立惩治“躺平式干部”,一方面要敢于动真格,严肃执纪问责,扎牢不敢“躺”、不想“躺”、不愿“躺”的制度笼子,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奖励要奖得让党员干部心动,惩处要党员干部感到心痛,如此更好发挥优则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考核评价鞭策作用,用铁的纪律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干部”没市场;另一方面要强化日常监督,完善内部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发挥各方力量,实行干部“定期体检”制度,用好提醒、函询、诫勉、问责等制度武器,倒逼“躺平”干部思想行为的拨乱反正。要坚持警钟长鸣,咬住“常”“长”二字,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多杀几趟“回马枪”,防止“雨过地皮湿、治理一阵风”。如此发力,才能对庸官懒官、“躺平式干部”形成持久震慑力。
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让党员干部不想“躺平”。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结合即将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为抓手,突出针对党员干部的知识盲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定期开展多元化、系统培训、交流研讨,撰写心得体悟,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问题自查自纠,经常深剖细照“躺平性干部”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消极影响,让广大党员认识到选择“躺平”影响的不只是个人,而且是在耽误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三、构建激励机制,让党员干部不愿“躺平”。破除“躺平”现象,最根本还是要在激励保障上见真招、求实效。要把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关,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选拔出“能将”“干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事管理体制,切实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问题,消除“躺平”的生存土壤。要建立完善干部管理的约束激励机制,让党员干部“奔跑”起来,自觉拒绝“躺平”,在有作为、能作为、勤作为方面当好表率、树立榜样,在老百姓的“大考”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受百姓欢迎的好干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干事创业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担当作为,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要敢干事、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坚决对“躺平”说“不”!让叫不醒的人回家躺着去,让不忘初心的人“奔跑”起来。如此,我们才能迎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才能由蓝图绘为现实。(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委政法委 林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