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烟火气”又要“接地气”
近日,各地纷纷兴起“夜市经济”,毫无疑问是因为淄博火了,究竟有多火,仅仅在过去的三、四月份,淄博就接待了外地游客超千万人次,上次这么热闹还是在齐桓公时代。这个亮眼的数据在后疫情时代让各地望眼欲穿,没有一个地级市不想要复制淄博烟火气的成功,那这种以城市为基础的“流量变现”的成功,会是可以复制的吗?
不可置否,淄博成功,离不开地道的烧烤配小饼,但是城市火出圈,单单靠这股“烟火气”可不够,紧跟背后的“接地气”成为了城市名片快速传播的金钥匙,也成了其他城市需要下功夫学习的关键。
一是城市名片的打造。旅游城市名片的打造,对于城市的传播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美食为落脚点,制作一张城市名片,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也许美食不是选择旅游的首要因素,但绝对是占比非常高的一个要素,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个城市都有引以为傲的地方特色美食故事可以诉说。
二是需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宇宙第一县“曹县”的热度刚刚趋稳,山东淄博又火爆出圈,相较于传统的纸媒式微,如今想要有高知名度和曝光度,还得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流量经济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却为时代的潮流。引流不是自发的无序推广,一定是有着精妙的布局和设计,首先通过小红书、抖音、b站、微博等散点式发酵试水,再到网红排队打卡生成热搜词条,进而各类大V和up主的实时直播推广,通过系列这一系列化流量运作“请君入瓮”。
三是能够接住流量的能力。确实可以通过流量把人骗来,但是想要把人留住,让人满意,需要能够承接这个流量的实力,当地政府有与之匹配迅速的反应、积极的措施、完善的保障和诚恳的态度。譬如第一时间公布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强有力的市场监督管理能力,在游客大量到来的时候,还是能够保持稳定的物价,不宰客不坑人,该多少还是多少,将“流量”真正转化为实打实的“留量”。
一个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的形象建立需要很久很大的投入,但是毁掉它,一只大虾、一盘海鲜就够了,信任崩塌导致游客的断崖式下跌,看似简单的地方美食实际是当地政府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面对流量的机遇,需要充分发挥服务精神和服务意识。热度终将会过去,但是持续的惯性效应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真正做到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委组织部 韩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