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化 > 正文

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之道:善用“青春的力量”

2023-06-29 17:58:34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党建综合办公室

在世界的文化版图上,中华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魅力,一直屹立不倒。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们的文化宝藏,也是我们的民族记忆,寄托了世代华人的心灵家园。非遗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发展,更需时代的活力与生机。在这个新时代,我们需要瞄准青年这个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起点,以青春的力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抓住“普及教育”,让青少年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作为社会新鲜血液的青少年,他们活力四溢、心智开放、视野广阔,极具学习力与接受力。而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华夏文明灵魂的载体。只有通过教育让青少年明白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我们应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项目,通过校园课堂、社团活动等形式,将非遗文化融入到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让他们从小接触非遗文化,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新一代。

紧握“创新发展”,让青年成为非遗文化发展的新引擎。如同一颗古老的种子,非遗文化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中重新播种,让它更好的生长和发展。约翰·赫尔达曾说:“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我们不能只把非遗文化当成博物馆里的展品,也不能让非遗文化止步于过去,我们要让非遗文化活在当下,活在未来。为此,我们需要青年的创新力量,需要他们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表达形式去解读、传播非遗文化。无论是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通信等,让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展现,还是把非遗元素融入到影视、游戏、动漫等流行文化中,使之更具吸引力,都需要青年们的独特视角和无限创意。

弘扬“志愿服务”,让青年成为非遗文化守护的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青年们参与到非遗保护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体验非遗文化,亲身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让他们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非遗文化的价值。我们也应当鼓励青年人到基层去,到非遗传承人的身边去,去实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生态,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捧着“国际交流”,让青年成为非遗文化交流的新使者。“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国内的努力,更需要国际的交流和合作。青年是最活跃的一代,他们开放、包容、有创新思维,能以更为开阔的视角和更为灵活的方式,推动非遗文化的国际交流,提升非遗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副主任 邵琦琦)

【责任编辑:宇文琦】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