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要努力攻克“三关”
转业对于“军转干”来说,既是军旅生涯的终点,又是新职业生涯的起点。不少战友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同时,心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和焦虑。作为一名“军转干”,笔者结合自身安置经历,分享一些感悟。总的来说,军转干部要努力攻克“三关”,提升与新岗位之间的“适配度”。
要做好角色转换,攻克“身份关”,更加坚定“听党指挥”的信念。地方工作相比军队工作有许多不同之处,工作地点不再是热火朝天的训练场,工作内容不再是各种训练科目。因此,“军转干”们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身份”,要重新审视自我,改变思维定式,努力做好从“军”到“地”,从“兵”到“干”的角色转变。事实上,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大多数岗位都是隔行不隔“理”,要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为此,我们要更加坚定“听党指挥”的信念,更加深刻理解“永远跟党走”的深刻内涵,更加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在新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对得起组织培养,对得起人民期盼,对得起岗位职责。总而言之,无论在安置到什么岗位,都要时刻把党员干部的身份放在首位,听党话、跟党走、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为民服务。
要努力适应岗位,攻克“业务关”,不断拓展“能打胜仗”的本领。在部队,我们舞枪弄炮当尖兵,军事过硬嗷嗷叫,是“空中雄鹰”“陆上猛虎”“海上蛟龙”。但回到地方,我们不仅是一个“初学者”,更是一名“小学生”。因此,我们要放平心态,从头开始,用“归零”心态重新学习新业务,掌握新技能。部队曾经教育我们:“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是合格兵。”面对新岗位,我们更应该继续发扬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狠劲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冲劲儿,“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韧劲儿,投身新岗位实践中,要不断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甩开膀子,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本领、拓展新业务,积极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才能在新的岗位上攻克“业务关”,练就新的“打仗”本领。
要不断加强学习,攻克“理论关”,持续深化“作风优良”的素养。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指的是文人和武者之间的职业差别。当我们转业后,所遇到的同事大多都是“学士”“硕士”,甚至还有“博士”,文化水平、学习能力和理论素养都相较我们“战士”更高。为此,我们要以人为镜,主动见贤思齐,把身边的同事当做老师,积极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打破“秀才”和“兵”之间的知识壁垒,让两者不仅能共同把理儿讲清,还能共同开展研学。同时,要发挥新时代革命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势,利用各种时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党规和各种学习资料,做好学习成果转换,在新的岗位上持续深化“作风优良”的政治素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我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忠诚品质,形成了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了执着追求、严于律己的个人素养。在新的起点上,“军转干”只有始终保持“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以全新的战斗姿态,投入新环境,迈向新岗位,才能顺利实现由人民解放军到人民勤务员的转变,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价值!(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