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身上要有“土味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纽带,更需要涵养“土气质”,让身上带有“土味道”。不仅在言行举止上采用农村的方式方法,做群众的“活字典”“政策通”,更要学会放低姿态,融入乡土,常怀一颗公仆之心,厚植乡土之情。
多走乡村路,涵养乡土气。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干部要在调研中轻装上阵,上山下河多沾泥土气,让村民倍感亲切。走村入户用步行代替驾车,沿途碰上晒太阳的村民就停下拉拉家常,遇到溪边洗菜的大妈就撸起袖子边干边聊,见到晾晒稻子的大叔就拿起农具打个招呼。村庄地图、村民微心愿、村民家庭情况、家庭产业经营情况……在不经意间便了然于胸。要学会把群众的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把政绩体现在人民的幸福里,把功德建立在群众的口碑上,把铿锵誓言融入执政为民的行动中,走出一条通往群众心间的路。
学会拉家常,善讲乡土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语言是了解一方水土,深入一方群众的锦囊牌。基层干部要学讲方言,跟着音频学“俗语”,坐在群众边上练习“俚语”,讲群众爱听能听懂的“土话”,把话唠进群众的心坎里。面对不同对象,学会捕捉话题兴趣点,总结快速切入话题的方法,与妇女谈论子女,与退休大爷论经济形式和国际局势,与年轻人聊聊工作情感问题。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吃懂吃透精神内涵,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予以自我观照和扎实推进,在与群众熟络后,要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做好党的声音基层扬声器。
汇集土智慧,厚植乡土情。李强总理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基层治理的重心在基层,活力在基层,所以功夫也要下在基层最前沿。俗话说:“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基层矛盾纠纷看似千头万绪,但只要在细微之处下足细心、耐心和巧心,找到症结所在,就可以抽丝剥茧,化干戈为玉帛。要学会在群众中汲取“土智慧”,依托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和说话有分量的“话事人”,提出好用的“土办法”,讲上几句“土味情话”,把“脚板走访”和“德育教化”结合起来。通过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汇聚民心,就能在基层工作中少吃一些“闭门羹”,多一些“捧场人”。(王如月)